近日,山东省济宁市直公立医院首招“备案制”医务人员报名工作结束,官方虽然没有透露报名情况,但从不停响起的咨询电话可以看出,报名的人员并不少。 而招聘之所以引人注目,是因为即将进入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,都不再有编制。
据了解,此次包括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、市中医院等6家市直医疗机构,招聘的149个职位,全部为临床一线岗位。除了个别护理岗外,均为临床医师类,其中涵盖比较稀缺的产科医生、儿科医生、急救医生、重症医学医生、麻醉师等专业。 其实,公立医院编制改革酝酿已久,全国各地已早有先例。例如,深圳医改明确3年内3万医生将与编制脱钩,新建公立医院取消编制。而在就在前几天,人社部明确表示「研究制定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」,这意味着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已成定局。 根据山东省编办和省人社厅下发的《关于公立医院人员控制总量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》,自2016年起,不再安排公立医院用编进人计划,由公立医院在人员控制总量内自主制定、执行新进人员计划,面向社会公开招聘。据了解,潍坊是全省首个出台具体实施办法的地级市。 医院用人更自由,担忧对管理不利 “这对医院来说是好事,此前因为编制带来不少麻烦。”济南某县级医院院长苏沁(化名)说,每年医院会招聘十几二十位医务人员,但有编制的仅五六位,从整个医院来看,接近一半的医务人员没有编制。 这意味着同工不同酬,也就造成了人员的大量流失,“一些工作两三年甚至四五年的医务人员,常有考了别家医院编制走了的情况。就拿影像科来说,每年都要招人。”苏沁说,取消编制以后医院用人将更加自由。 “此前有编制,即使工作不好也不能随便开除,以后都同工同酬了,一些年轻医生的积极性也会提高,毕竟他们值夜班、加班,一点不比资历老的医生付出的少。”苏沁同时认为,取消编制将有利于医生积极性的提高。 尽管济南具体实行管理办法还未下发,但对于酝酿已久的公立医院去编制改革,省城有医院在讨论后,还表达了一种焦虑。“没有编制的这部分人员,如果没有财政拨款,这对医院来说也将是很大的负担。”省城某三甲医院负责人陈建(化名)担心,在去编制改革后,财政的扶持力度会因此有所下降。 “医生取消编制后,恐怕岗位的吸引力会下降。”陈建说,像其专科医院本就业务量不大,如果没有编制的吸引,怕更难招聘到人才。他同时担心对医生的管理,将不像此前那么有力。 医生收入变阳光,选择将更加自由 “对医生来说,取消编制会变得有奔头。”山东省中医院一位从医多年的主任医师表示,此前医生的待遇严格按照等级来定,通常与医生的能力不相匹配,受限于编制也缺乏自由选择的空间。 他同时表示,取消编制以后,医生不再是医院的私有财产。同时医院也希望把人笼络住,尤其是精英人才,将成为各个医院的争夺对象。“为吸引人才,医院或将高薪聘请医生,这将使得医生的收入阳光化。而对于病人来说,医生没了编制的保护,还可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和就医体验。” “医生不用偷着‘走穴’,灰色收入将会进一步减少。”山东省立医院一名主任说,医务人员市场化是早晚的事,医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定位选择合适的单位,而扔掉编制的“铁饭碗”,医生会更重掌握技术的“铁饭碗”。 而对于倡导已久却难以真正推行的医师多点执业,因为拥有事业编制身份的公立医院医生是单位人而非社会人,公开要求多点执业权利,相当于以身份保障换执业自由,多数人不敢铤而走险。“取消医生的事业编制,让医生成为社会人,将会促进自主选择执业方式和机构,踢开医生多点执业的绊脚石。”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徐凌忠说。 医疗资源将被盘活 长期以来,公立医院管办不分、政事不分以及现有的编制管理方式等受到外界诟病。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法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王秀华说,一个医院有两种体制,不仅造成一种先天的不公平,医院也会有需要的人才进不来,不需要的走不了的头疼。 “编制松绑,医疗服务走向市场,不仅可以体现医生的价值,也能提高医生的生产力,盘活医疗资源。”王秀华说。 同时,徐凌忠也认为,给医生身份松绑,将进一步破除医院僵化的人事和薪酬制度,改革必然利大于弊。“有望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自由流动,也将倒逼医院设计善待医生的管理制度。” 也有业内人士担忧取消编制后,基层贫困地区医疗将受打击。长期以来,基层医疗机构通常采用增加政策倾斜力度,保障卫生技术人员纳入事业编制的方式,吸引、留住人才。一旦人员可以自由流动了,恐怕没有人愿意扎根基层。 “从长期来看,取消编制是医疗资源下沉的必要一步,可以通过制度安排,解除医生的后顾之忧。”王秀华说,医生是最重要的医疗资源,只有医生可以自由流动了,分级诊疗才不会仅局限于行政命令层面,才会真正得以推行。 来源:齐鲁大健康 |